参考消息网11月21日报道埃菲社11月20日发表题为《阿根廷:一个陷入困境的经济体》的文章,作者是纳塔利娅·基德。文章摘编如下:
阿根廷昨晚选出的新总统几乎没有时间庆祝胜利。时间非常紧迫,他必须迅速投入工作,对一个濒临崩溃、打满补丁的经济体进行重建。经过从上到下的缝缝补补,到目前为止,紧急修复措施避免了一场重大货币危机的发生,但对崩溃的担忧不会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
哈维尔·米莱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将从12月10日起领导阿根廷政府。他将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实施一项稳定计划,至少要减少阿根廷严重的宏观经济失衡,并改善国内和国际经济机构对阿根廷经济的预期。
米莱的起点困难重重,而这样的起点将制约任何经济计划的可行性和成功机会。“无论谁在11月19日获胜,都将继承一个严峻的经济形势。当前的政策组合已经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宏观经济失衡。”评级机构DBRS晨星公司负责全球主权评级业务的高级副总裁迈克尔·海特说。
无论下一步的调整计划是什么样的,其起步都将非常困难:没有什么能保证成功。
财政和货币困境、通货膨胀率极高、外汇储备不足、债务高企、经济活动停滞以及贫困率上升,这些是阿根廷下一任国家元首将面临的一系列难题。
这个南美第二大经济体今年截至8月份经济总量已累计萎缩1.6%。私营咨询机构一致预期,今年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左右。
阿根廷人最担心的是通货膨胀。10月份,该国过去12个月的累计通胀达142.7%。根据阿根廷中央银行收集的私人预期,今年的累计通胀将达到185%,这将是自1989-1990年恶性通货膨胀以来的最高值。
通货膨胀使阿根廷市场对美元的避险需求大增,而该国市场的特点是官方严格限制,多种平行汇率并存和频繁波动,而这些反过来又强化了实体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惯性。
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阿根廷的财政和货币失衡。海特表示,“货币贬值正在等待着新一届政府”。(编译/田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