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2日报道澳大利亚“珍珠与刺激”网站11月9日发表澳大利亚前外交官、悉尼大学客座教授梅卓琳的文章,题为《澳中关系:外交与“不战而胜”》。全文摘编如下: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访华,我们应该感到非常鼓舞。疏远总是一件坏事。对话对于维持或滋养两国关系至关重要。这是此次访问最重要的方面,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任何具体成果。
此次访问恰逢1973年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访问北京50周年。惠特拉姆在对华外交方面取得了非凡的突破,并帮助塑造了澳大利亚与中国以及亚洲在过去几十年中的关系。时间上的巧合意味着阿尔巴尼斯的访问在澳中双方看来都不失为一次具有象征意义的访问。
前不久,我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澳大利亚研讨会,许多中国学者在会上对澳中双边关系的改善感到非常乐观。参加研讨会的澳方代表普遍比中方代表更加谨慎,也更清楚澳英美联盟以及与美中同时保持良好关系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他们曾预料安全关切问题可能会限制双边关系的轻松发展。
显然,阿尔巴尼斯总理的访问并不标志着惠特拉姆式的重大政策转变。相反,其目标一直都很明确,那就是“稳定”两国关系。即便是这个适度的目标也是受欢迎的,尤其是在一个党派之争、沙文主义和公开敌意威胁着国际合作的世界里,而如果我们要应对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生存挑战,国际合作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