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1月14日报道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1月12日刊发题为《将工厂迁往“友好国家”的代价》的文章,作者是路易斯·佩利塞尔。全文摘编如下:
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冲突继续转化为世界贸易集团的撤退。俄乌冲突或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导致西方跨国公司通过向友好国家提供原材料和建立生产中心来寻求安全。华盛顿和布鲁塞尔助长了这种趋势,它们主张寻找“可靠的”和“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来控制风险。这些公司寻求减少与中国的联系,转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甚至印度。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的数据,最近调查的欧洲大企业中有42%决定在盟国生产,以降低风险。然而,这种转移会产生经济后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机构就其对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的影响发出警告。
美国和欧盟都在寻求理念和政策相似、发生冲突可能性较小的国家来保护自己的企业。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早在2022年9月就率先主张将生产机制撤向盟国,“我们不能允许他国利用其在关键原材料、技术或产品市场上的地位来扰乱我们的经济或施加地缘政治影响。我们将与可以信赖的国家建立并深化经济一体化”。
今年夏天,布鲁塞尔批准了一项新的经济安全战略,该战略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共同利益的国家”以及“有共同经济安全关切的国家”的联系。事实上,欧盟已经建立了一个机制来监督外国对战略企业或工具的投资,以保证经济关系的互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