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成
“商家称重7.2斤的活鸡,实际重量仅为5.2斤……”近日,曾在多地市场曝光“鬼秤”的一名网友发视频称,他在大连多家市场调查发现,部分商家使用可作弊“鬼秤”损害消费者利益。针对该网友反映的情况,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已开展立案调查,并将依法严厉查处。(11月12日《北京青年报》)
“鬼秤”算不上什么新事物。之前,有关街头摊主缺斤少两的短视频就屡屡刷屏。不仅如此,受此启发,今年5月24日,甘肃省兰州市一位网名为“毛毛”的博主在兰州市安宁区街头调查了几家路边摊,结果仅仅测试了两家摊主,就发现1斤的炸鸡实际只有298克,2斤的樱桃实际只有850克。而从目前看,除了市场上有不法经营者继续使用“鬼秤”,在网络平台上,竟然有商家以“定制”“可调节精度”等名义销售“鬼秤”。
“鬼秤”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一直以来饱受社会公众诟病,相关部门也屡屡打击。之前,兰州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检定出一台不合格计量器具后,就对该区域内的22个流动摊贩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不仅现场扣押不合格器具共计3台,还对涉事摊贩进行了立案查处。此次大连曝光的“鬼秤”也被迅速立案查处。
“鬼秤”阴魂不散,还越来越“鬼”,透露出某些地方的相关治理未尽严密,或处于走走停停状态,让使用者心怀侥幸,在利益驱使下铤而走险。而一些制造“鬼秤”者又利用技术手段“开发市场”“升级产品”,将“鬼秤”当一门生意做。从目前销售的“鬼秤”的特征看,亟待“打早打小”。据报道,一名网店店主称,其销售的“可定制挂多挡功能电子计价秤”就是俗称的“鬼秤”,宣称调节精度的范围可由买家自行挑选;一家销售“两用计价挂挡密码电子秤”的商家对媒体记者表示,该秤可通过点击指定的按键,调整秤的计量精度,调整系数从7到9.5,也就是说显示为1斤的商品,实际重量只有0.7斤到0.95斤;甚至,另一家销售“鬼秤”的卖家表示,其销售的产品是可通过遥控器远程修改精度的“升级鬼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