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租赁有限公司客服电话KHFFK
2023-12-02 14:12:55
平安租赁有限公司客服电话KHFFK:0411-8577-7778客服电话:0411-8577-7778 处理还款,协商还款,提前还款各方面问题等相关问题1 –用心服务,解决客户问题
路口的红灯亮起,车辆会自动在白线前停稳;前方有障碍物,车辆会提前转弯避让;驶入环岛,车辆还会自动绕行和变换车道……没有驾驶员的操纵,这些车辆依然能在不同的场景中自如地有序行驶。近年来,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自动驾驶正在加速“驶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国内无人驾驶政策红利不断,相关测试项目不断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机遇不断。去年6月,深圳发布“20+8”产业集群战略布局意见,将智能网联汽车被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深圳智能网联车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达到511.46亿元,同比增长46.1%。
近日,深圳市工信局、深圳市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深圳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创新能力、产业体系、制造能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推广、产运贸一体化发展、资源要素配置等各方面把握产业发展趋势,鼓励新能源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深圳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风口进一步打开。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加速发展
“当前,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相关产业的全面融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今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在2023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达到了42.4%。L2级自动驾驶车型广泛应用,多家车企已经做好了量产L3级车辆的准备。
不难看出,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加码,智能网联汽车正加速前进,掀起又一风口。

2021年12月28日,第23届高交会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会场,企业带来的无人驾驶外卖车和货车。南都记者 赵炎雄 摄
颁发实施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印发深圳推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建立了市智能网联汽车管理工作专班,打造了一个全球自动驾驶集卡规模化应用港口和坪山全无人商业化示范等若干个示范区……近年来,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深圳主动出击、先行先试,产业集群效果显著。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竞争力最强的城市之一,深圳形成了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链供应链高度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全市众多企业深耕细分领域,构建囊括了整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充电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完整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加值511.46亿元,同比增长46.1%,增长率在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位列第一。截至今年8月,深圳累计向15家企业,325辆智能网联汽车发放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通知书。
聚焦核心技术创新,强化关键技术研发
如今,深圳正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培育了一大批行业内头部和明星初创企业,超1100家企业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增添创新动力,覆盖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算法设计、移动通信等上下游环节,助力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征程。
普遍观点认为,当前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的关键依然是核心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李克强判断,2025年、2030年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应用的关键节点。他认为,当前我国的智能网联车发展还面临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不足、成本较高、商业模式有限等挑战。
记者梳理《若干措施》发现,该措施把“增强关键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作为首要任务。为鼓励技术研发,《若干措施》全力支持围绕先进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电动化领域,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等智能化领域,车用无线通信、云服务终端等网联化领域,操作系统等共性基础技术领域,以及汽车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关键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的先进创新技术攻关,根据项目评审结果予以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同时实现重大核心环节突破。围绕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中央计算平台、新体系动力电池等产业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支持针对重大技术系统、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等进行重点攻关,按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予以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采用“赛马制”“揭榜挂帅”等方式,鼓励高端微控制器(MCU)、功率器件、电源控制模拟芯片、车内/车间通信芯片、高算力主控芯片、计算芯片、系统级芯片(SOC)等汽车芯片实现自主突破。
聚焦智能网联,开展试点及商业运营
为加速创新成果应用落地,《若干措施》鼓励开展智能网联试点示范及商业运营、丰富汽车消费体验场景、搭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网络、完善补能基础设施网络等方向,推动车辆与交通、能源、信息通信全面融合,支持数字化转型与赋能,支持车电分离、超充示范、电池资产运营等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打造领先的多维基础设施体系。
此外,还要求加快建设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智能网联交通测试场,打造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交通全面融合的测试环境。有序开放街区、道路、机场、港口等作为智能网联车辆示范及商业化应用场景。鼓励在场景内开展自动驾驶出租车、短途接驳、清扫车、物流运输等形式的应用。
事实上,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和应用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位于深圳市坪山区石井街道的湾区智能网联试验场占地645亩,是大湾区唯一由政府投资建设的智能网联测试专业试验场地。在试验场里,有包括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专用测试区、城市测试区、高快速测试区、柔性测试区、坡道测试区、城市停车场景测试区等6大区域坡道测试区域。整个试验场涵盖齐全的测试道路,包括封闭、开放、半开放等道路。
据深圳市湾区智联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依据汽车产业智能网联化、新能源化两大发展趋势,测试场有满足自动驾驶测试需求的各方面的场地要素,在设计和建设当中充分的考虑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的道路元素,并且可以满足港澳车辆的测试需求。“这里面搭载了高清摄像头和多种传感器,是车辆的‘眼睛’和‘耳朵’,能够帮助识别周边环境。”测试场技术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像人开车前需要练习并取得驾照一样,无人驾驶车辆要想上路,首先需要累计5000公里的测试里程,才有资格参加考试。
而在自动驾驶商业应用方面,深圳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规模全国领先,总体实现了载人、载货、环卫、配送等多场景的示范应用。在公共出行方面,深圳还力推以“双百驱动”,即落地自动驾驶公交商业运营100辆以上,自动驾驶出租汽车商业运营100辆以上,探索验证智能网联企业商业应用的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准确性。
采写:南都记者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