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汽车金融客户服务电话
2023-12-07 03:13:50
奔驰汽车金融人工客服电话:0459-666-1110人工客服电话:0419-296-8888工作时间是:上午9:00-晚上21:00。处理还款,协商还款,逾期还款,提前还款各方面问题等相关问题
谱写新时(shi)代宪法实(shi)践新篇章——写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制度,习近平,党和人民(min)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谱写新时(shi)代宪法实(shi)践新篇章——写在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
今年12月4日是第十个国家宪法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an)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min)意志(zhi)的集中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yi)来,以(yi)习近平同志(zhi)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宪法完善发展、全面贯彻实(shi)施宪法,全党全社会宪法意识明(ming)显提升,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果丰硕(shuo)。实(shi)践充分证明(ming),我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min)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min)族实(shi)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
夯(hang)实(shi)新时(shi)代新征程宪法之基
国徽高悬,宪法庄严。2023年3月10日上午,北京,人民(min)大会堂大礼堂。
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中华人民(min)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郑重宣誓(shi)——
“我宣誓(shi):忠于(yu)中华人民(min)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quan)威,履(lu)行(xing)法定职责,忠于(yu)祖国、忠于(yu)人民(min),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jie)受人民(min)监(jian)督,为建设富强民(min)主文明(ming)和谐美丽(li)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身体力行(xing)、率先(xian)垂范,党的十八大以(yi)来,习近平总书记宪法宣誓(shi)的场景(jing),印刻在亿(yi)万人民(min)心头(tou),体现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宪法的尊崇与践行(xing)。
宪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总括性、原则性、纲领性、方向性,与国家前途、人民(min)命运息息相关。
“把国家各(ge)项事业和各(ge)项工作全面纳(na)入依(yi)法治国、依(yi)宪治国的轨道,把实(shi)施宪法提高到新的水平。”习近平总书记话(hua)语坚定。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确保我国宪法发展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yi)来,以(yi)习近平同志(zhi)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yi)法治国纳(na)入“四个全面”战略布(bu)局,就全面依(yi)法治国、修改宪法部分内容(rong)等作出重大决(jue)策,设立中央全面依(yi)法治国委员会,积极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党对全面依(yi)法治国和宪法实(shi)施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
法与时(shi)转(zhuan)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夯(hang)实(shi)国家长治久安(an)制度根基,必须推动宪法紧跟时(shi)代步伐,与时(shi)俱进——
2018年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表决(jue)通过《中华人民(min)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确立习近平新时(shi)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zhi)导地位,充实(shi)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内容(rong),确立国家监(jian)察制度……适应新形势、吸纳(na)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宪法修改完善有力推动和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夯(hang)实(shi)了国家长治久安(an)的制度根基。
行(xing)之力则知愈(yu)进,知之深则行(xing)愈(yu)达。
在新时(shi)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shi)践中,对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人民(min)当家作主;必须坚持依(yi)宪治国、依(yi)宪执政;必须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必须坚持宪法实(shi)施与监(jian)督制度化法规化;必须坚持维护宪法权(quan)威和尊严;必须坚持与时(shi)俱进完善和发展宪法。
2022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署名文章《谱写新时(shi)代中国宪法实(shi)践新篇章——纪念现行(xing)宪法公布(bu)施行(xing)40周年》,提出了“七个必须坚持”,为全面贯彻实(shi)施宪法提供了根本遵循。
保障人民(min)民(min)主权(quan)利,维护人民(min)根本利益,推动国家发展进步,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新时(shi)代新征程,必须以(yi)更坚定的信心、更强的决(jue)心、更大的力度坚持依(yi)宪治国、依(yi)宪执政,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shi)践创新,夯(hang)实(shi)以(yi)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min)族伟大复兴的宪法之基。
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宪法实(shi)施和监(jian)督
“通过!”
2020年5月28日,人民(min)大会堂热烈的掌声中,《中华人民(min)共和国民(min)法典》诞(dan)生。
翻开这部新中国第一部以(yi)“法典”命名的法律,第一条中“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清晰醒目。
作为新时(shi)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min)法典既(ji)以(yi)宪法为立法依(yi)据,又(you)将(jiang)宪法有关所有权(quan)、财产权(quan)、继承权(quan)、人格尊严等规定通过立法予以(yi)实(shi)施,成为“新时(shi)代人民(min)权(quan)利宣言书”。
宪法的生命在于(yu)实(shi)施,宪法的权(quan)威也在于(yu)实(shi)施。党的十八大以(yi)来,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科(ke)学有效(xiao)、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为加强宪法实(shi)施和监(jian)督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宪法修正案,编纂民(min)法典,制定外商投资法、国家安(an)全法、英雄烈士保护法、爱国主义教育(yu)法等法律,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以(yi)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宪法实(shi)施更加有效(xiao)。
修改或制定选举法、全国人大组(zu)织法、地方组(zu)织法、全国人大议事规则、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立法法、监(jian)察法、人民(min)法院组(zu)织法、人民(min)检(jian)察院组(zu)织法……推动与宪法实(shi)施密切相关的法律制度实(shi)现与时(shi)俱进,保证宪法全面实(shi)施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制定国歌法,修改国旗法、国徽法,维护宪法确立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zhi)的尊严;制定实(shi)施香港特别行(xing)政区(qu)维护国家安(an)全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xing)稳致远;实(shi)行(xing)宪法宣誓(shi)制度,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cheng)号,实(shi)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宪法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宪法实(shi)施离不开宪法监(jian)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科(ke)学有效(xiao)、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shi)施,加强宪法监(jian)督,维护宪法尊严,把实(shi)施宪法提高到新水平。
“停车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na)道路停车费用,逾期未缴纳(na)的进行(xing)催缴同时(shi)并(bing)处200元以(yi)上1000元以(yi)下罚款。”对于(yu)这样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此前有公民(min)提出了审查建议。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请(qing)规定制定机关说明(ming)情况,请(qing)执法部门公布(bu)实(shi)施情况,并(bing)通过多(duo)种(zhong)方式了解、走访居(ju)民(min)……最终,制定机关对有关规定作出修改。
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加强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维护公民(min)合法权(quan)益和国家法治统一。
对报送备案的各(ge)类法规、司法解释、特别行(xing)政区(qu)本地法律开展主动审查;畅通群众监(jian)督渠道,认真(zhen)研究(jiu)处理公民(min)、组(zu)织提出的审查建议,实(shi)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建立健全合宪性审查工作机制,在立法修法的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全过程、常态化的合宪性审查;及时(shi)回应、妥善处理统一城(cheng)乡(xiang)人身损害赔偿标准(zhun)等社会关切,确保法律法规和政策举措符合宪法规定、宪法原则、宪法精神。
以(yi)法为纲,循法而治。
党的十八大以(yi)来,以(yi)习近平同志(zhi)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宪法实(shi)施和监(jian)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shi)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quan)威。
普(pu)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
杭州西子(zi)湖畔,“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里参观者络(luo)绎不绝;北京国家图书馆,我国宪法制度和宪法实(shi)践的讲座吸引(yin)着人们(men)认真(zhen)聆听;“宪法进农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专题展览等普(pu)法活动丰富多(duo)彩……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形式多(duo)样的宪法宣传教育(yu)活动在各(ge)地蓬勃开展。
构筑全方位、多(duo)层次、广覆盖(gai)的宪法宣传教育(yu)体系,正是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良好氛围(wei)的关键所在。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jue)通过关于(yu)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jue)定,将(jiang)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设立的十年,是普(pu)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培(pei)育(yu)宪法信仰的十年。坚持知识普(pu)及、理论阐释、观念引(yin)导全面发力,以(yi)“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重要纪念展馆设施等为载体,推动宪法宣传教育(yu)走进机关、走进课堂、走进社会。
——抓好“关键少数”,通过落实(shi)宪法宣誓(shi)制度、抓实(shi)普(pu)法教育(yu)、组(zu)织培(pei)训测试等,让领导干部对宪法和法律加强学习、保持敬畏,严格依(yi)法履(lu)职用权(quan)。辽宁大连专门安(an)排讲授宪法法律课程,面向领导干部开展测试,强化学习效(xiao)果;福建在宪法宣传教育(yu)馆中设置了宪法宣誓(shi)厅,为开展宪法宣誓(shi)提供支持。
——抓好青少年、网民(min)等群体,创新宪法宣传教育(yu)形式和载体。最高人民(min)法院、最高人民(min)检(jian)察院等部门策划(hua)制作了“‘云’上看法院,法治在身边”“AI检(jian)察官在‘宪’解答”全媒(mei)体直播等产品,寓教于(yu)乐强化宪法意识;教育(yu)系统连续十年举办“宪法晨读”活动,累计参与学校约120万所,参与师生约2.6亿(yi)人次,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宪法伴我们(men)成长》歌曲传唱等吸引(yin)广大师生参与其中。
——抓好宪法纪念展馆等重要载体,在群众身边筑牢常态化宪法宣传阵地。浙江结合地区(qu)特色,建成400个宪法主题宣传公园、场馆;北京在全市地铁主要线路投放宪法公益宣传片;江苏南京、广东深圳(chou)等地建好、用好宪法公园等公共设施,增强群众主动了解宪法、学习宪法积极性。
扎实(shi)有效(xiao)的探(tan)索实(shi)践,让宪法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一系列重要安(an)排部署,也为提升宪法理论和实(shi)践的说服力、影响力明(ming)确了目标和任务。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yu)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明(ming)确“通过不懈努力,宪法法律权(quan)威进一步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wei)日益浓厚……”的总体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转(zhuan)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yu)开展法治宣传教育(yu)的第八个五年规划(hua)(2021-2025年)》就突出宣传宪法提出一系列具体要求;将(jiang)于(yu)2024年元旦起施行(xing)的爱国主义教育(yu)法,将(jiang)宪法和法律列入爱国主义教育(yu)的主要内容(rong)。
宪法的根基在于(yu)人民(min)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yu)人民(min)出自真(zhen)诚的信仰。
奋进新时(shi)代,一系列扎实(shi)举措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宪法走进群众、深入人心,让宪法实(shi)施成为全体人民(min)的自觉行(xing)动。
踏上新征程,我们(men)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shi)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min)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shi)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