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银安永融资租赁全国统一客服电话TUSF
2023-11-26 14:27:59
国银安永融资租赁全国统一客服电话TUSF:025-8197-8888二线电话:025-8197-8888 处理还款,协商还款,提前还款各方面问题等相关问题1

今年以来,惠阳区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49场次。
近日,惠阳区人大常委会开展稳就业保障情况专题调研活动。调研发现,惠阳区把稳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前三季度多向发力,促进就业形势稳进提质。今年以来,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49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38万人。截至今年9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91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2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81人,年内建5个就业驿站延伸就业服务。
保障政策:
发放就业补助资金686.8万元
全面落实就业创业补贴政策,能调动各类创业群体的创业积极性。截至9月底,惠阳区就业补助资金支出合计686.8万元。其中,审批发放各类就业创业服务补贴共计373万元、惠及75家企业、1942人;审批发放职业培训补贴214.8万元,惠及1432人;建立内部审查工作制度,对资金发放情况进行常态化内部监督,通过评估、规划,将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资金就业扶持的作用,让资金惠及更需要的群体。
重点关注: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引进
惠阳关注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高层次人才引进以及退役军人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就业。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认真落实“展翅计划”和开展广东大学生“返乡”社会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发岗位344个,收到简历1445份。在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行动上,今年惠阳共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64名,募集590个就业见习岗位并及时组织141名高校毕业生到岗见习。
惠阳区注重抓好高层次人才引进。今年,惠阳区计划招聘编制教师583名,已完成高素质教师招聘一批次、乡村教师专项招聘两批次、公开招聘教师三批次的招聘工作,共计567名教师入职聘用。此外,惠阳区还抓好退役军人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截至目前,已完成33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的接收报到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了全员适应性培训,参训率达到100%,共有32人在“南粤春暖”招聘会与用人单位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
抓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也很关键。惠阳区组织区内130多名残疾人参加区“南粤春暖”现场招聘会,15人与用工企业达成了就业意向;开展惠阳区残疾人主要农作物种植技术培训班,共123人参加培训;对符合条件的3户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个体按照8000元/户的标准进行补贴。
就业服务:
线上线下招聘 送技术培训劳动力
稳就业,优化服务是关键,惠阳区人社局用智用力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如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点对点推送、派出小分队赴外招聘、校企合作等多渠道开展企业招聘活动,按要求落实“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服务月”等各类专项活动,共计帮助1.3万名求职者实现就业;根据省、市、区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坚持以“解决惠阳区企业用工、稳定贞丰县籍员工就业、助力惠阳区与贞丰县乡村振兴”为导向,全面开展与贞丰县之间的深度劳务协作。截止至9月底,惠阳区共派出24名专业技术人员到黔西南州贞丰县卫健、农业部门对口交流学习,贞丰县共派出4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该区卫健、教育、农业部门对口交流学习,帮助贞丰县708名农村劳动力(含95名脱贫劳动力)在惠阳实现就业。
此外,惠阳区人社局还用心用情开展2023年“人社局长千企行”活动。通过走访区相关重点企业,上门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加强交流协同,有力提高民营企业在就业见习、招才引智、技能培训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以人力资源联动发展带动企业稳步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共走访18家企业,拓展招聘岗位数685个,拓展见习岗位数328个。针对区15家重点企业,就业服务专班落实“一人一企”政策。对企业用工等困难,惠阳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处理,以更实作风为企业纾困解难。同时,今年惠阳将建设5个就业驿站,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将就业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把就业领域的惠企稳岗政策送到企业厂门口。
值得一提的是,惠阳区人社局还通过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强化常态化监管、强化劳动监察执法等措施维护劳动权益。今年以来,多次以座谈交流、案例警示、政策咨询等方式开展劳动关系法律政策宣传。截至9月底,该局联合属地日常巡查检查企业2423家次,涉及劳动者19.13万人次。截至9月,该区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3万宗,涉及劳动者3.2万人,案件量同比减少9.5%。其中案前调解1.2万余宗,立案74宗,结案1.2万宗,结案率达到99%;以涉嫌触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部门处理17宗,涉及劳动者776人,涉及金额2063万元。
成效
前三季城镇新增就业1.6万人
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与相关措施,惠阳区有效促进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和良好发展,努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惠阳区人社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49场次,参加企业1247家次,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38万人;聚焦“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和“农村电商”开展技能培训,累计培训4240人次。截至9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912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7500)的90.9%;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20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500)的97.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8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300)的93.6%。
观点
依托项目创造就业岗位
实现更多人就近就业
区人大代表李燕浩建议,针对农民工就业困难的问题,要加大培训力度,让农民掌握更多劳动技能,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区人大代表杨志业也建议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多开展技能培训进社区、进乡村等活动,拓宽百姓增收就业渠道和能力。
区人大代表刘志恒认为,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困难群体如残疾人很多不会上网,招聘残疾人往往靠企业员工介绍,用工需求与就业需求很难对接上,建议政府积极搭建就业平台,精准对接岗位,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惠阳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稳就业,经济发展是根本。要依托重点项目,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现更多人就近就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引导企业和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吸纳脱贫人口、毕业大学生、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社、财政、税务等部门要按规定及时向市场主体兑现奖补政策。对残疾人、脱贫人口等无法实现自主就业的困难群体,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等形式,优先托底安置困难群体就业。
对策
将落实校企合作办学
输送实用型技能人才
据介绍,惠阳区人社局接下来将聚焦短板,着力提升就业服务的精准度,确保全区就业局势稳中向好。一方面将积极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加强就业失业监测和形势研判,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按规定发放各项就业创业补贴;坚持精准统筹,做好做细年度就业创业资金需求和支出。
惠阳区人社局透露,将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办学,依托“南粤春暖”系列招聘会推动中职学校、技工学校为企业持续输送实用型技能人才;鼓励年轻求职者和应届毕业生从事新型技能岗位,如公共营养学、家庭美学、家居摆放设计、烹饪、绘画、钢琴等;顺应市场趋势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向纵深发展。
该局将持续做好千员助万企活动有关工作,做好日常企业对接工作,随时收集企业在用工等方面的困难,以最大力量、最快速度处理,以更实作风为企业纾困解难。
采写:南都记者 黎秀敏 通讯员 张卓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