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新冠病毒JN.1变异株正迅速传播,决定将JN.1列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该毒株会不会对中国的公共卫生构成太大的威胁?
12月2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疾控局规划财务与法规司司长李正懋表示,监测显示,目前JN.1变异株在我国新冠疫情中处于低水平,但也可能发展成为国内新冠病毒优势流行株。
目前我国本土流行株仍然是EG.5变异株,JN.1变异株占比还比较低,但也呈上升趋势。全国共报告JN.1变异株序列490条,其中输入病例序列443条,占90%,本土病例序列47条。
现有证据显示,JN.1变异株免疫逃逸和传播力增强,其致病力并未增强,而且既往感染和接种含XBB成分的疫苗对其有免疫交叉保护的作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依然有效。
专家研判认为,今冬明春我国将继续呈现多种呼吸道疾病交替或共同流行态势。受国外JN.1变异株持续输入、春节前后人群规模流动等多因素影响,JN.1变异株可能发展成为国内新冠病毒优势流行株,助推新冠疫情上升,增加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脆弱人群的重症死亡风险,可能会对救治能力相对薄弱的农村医疗服务系统带来一定压力。
元旦、春节临近,春运在即,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可能增加传染病疫情传播风险。建议大家继续保持勤通风、勤洗手、注意社交距离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时,科学佩戴口罩;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或者出现相关症状的人员,建议暂缓出行,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